
爹不疼娘不爱的 LegalTech
LegalTech 是 Legal Technology 的缩写,就和 FinTech(金融科技)代表利用科技让金融服务更有效率一样,LegalTech 指的是透过科技来协助法律服务,虽然这里的科技泛指任何科技,但实际上对法律服务造成巨大冲击的,主要是还是『资讯科技』。
FinTech 从 2008 年开始受到重视,随着应用面的推展,也有越来越广泛的讨论。包含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p2p 借贷平台以及区块链等等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新创公司投入,台湾近几年对于 FinTech 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但 LegalTech 并没有受到它应有的重视,从 2011 年开始逐年备受重视的法律科技,在台湾则乏人问津,除了偶尔『人工智慧是否会取代律师』的零星讨论外,鲜少有人认真看待科技可能对法律产业带来的各种冲击。
沈默的 LegalTech 其实正在造成巨大的影响
但冲击其实已经发生,而且有越演越烈的情势。就如 FinTech 是由创业公司开始,逐渐影响到金融圈,银行和保险业纷纷开始导入越来越多科技应用一般,在英美,由创业公司挑起战火的 LegalTech 也已经延烧到法律圈,包含 Legal Monthly Awards, British Legal Awards 和 Asian Lawyers Awards 等等的律师奖项,都已经增设了科技类或是创新类的奖项来表彰律师在科技法律应用的重大成就。
Simon Kilgour,世界十大法律事务所 CMS 的合伙人,在 2015 年就以他的保险契约审阅系统「Contract Quality」获得当年的 British Legal Innovation Awards。

而这还只是由法律事务所主导的开发,在新创公司有更多已经获得初步成功的应用。根据史丹佛大学所成立的法律资讯中心 CodeX 的资料,目前世界各地至少有 700 家法律科技的新创公司,其中 600 家成立在 2012 年后。
而这还只是以欧美为中心的统计资讯, 若加上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LegalTech 新创公司的数量会超过 1000 家。

不只是新创公司看到了 LegalTech 的发展机会,创投圈对 LegalTech 也逐渐重视,根据 CB insight 的资讯,美国在 2016 年,创投对 LegalTech 新创公司的投资笔数来到了 67 笔,意味着有至少 67 家 法律科技新创公司受到了创投的青睐。

在今天, 美国的 LegalTech 新创公司市值总计约在 100 亿美金,大约是台湾法律服务业总产值的 5 倍。
到底什幺是 LegalTech?
然而法律科技听起来毕竟仍然是个很空泛的名词,虽然我们大致上可以想像是将资讯科技应用在法律服务中,然而实际上的应用,即使是属于法律产业的核心提供者如律师,对这些应用的场景也相当陌生。
为了希望能让更多人理解法律科技,并且可以发挥想像力,让科技来协助法律人,我们希望透过一连串的介绍来让大家对法律科技有更深入的了解。
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介绍 LegalTech 新创公司的应用,可以从他提供服务的对象来区分。法律服务的核心是由法律专业工作者,主要是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给当事人。

而 LegalTech 新创公司在其中扮演了 3 种角色:
协助律师增加工作效率。直接向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作为当事人和律师之间的平台,同时向律师和当事人提供服务。

目前看来,这三类型的 LegalTech 公司的数量差不多,但在发展顺序上,2011 年的创业公司是以第 2 种类型先开始发展,代表性的如提供文件自动化的 LegalZoom。
而第 3 种媒合当事人和律师的平台则从 2012 开始逐渐成熟,代表性的 Avvo 已经取得 1.32 亿美元的融资。
而 2016 开始则是第 1 种类型的服务越来越受重视。最近台湾有许多媒体所报导人工智慧律师的 Ross Intellgence 则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
LegalTech 的发展
若我们把目光从北美移到英国以外的欧洲地区,从 2015 年开始,欧洲大陆的 LegalTech 也有兴盛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德国及瑞士,在法律体系中这是一个代表性的发展,LegalTech 的冲击已经从普通法国家影响到了大陆法系的国家。

亚洲目前只有中国和印度对 LegalTech 有基本的重视,并且逐渐开始形成规模性的组织。
台湾的 LegalTech 起步很早,2000 年的『法易通』是媒合平台的原型,2013 年的『评律网』后来成为中国主要 LegalTech 新创公司『无讼』与『理脉』的样板,核心成员也在这两间公司担当要职。
但受限于诸多因素,台湾的 LegalTech 发展仅限于此,之后法律圈对于科技发展的资讯一直缺乏很好的管道,大多的科技和法律业无关所以也难引起法律人的注意,直到前阵子的人工智慧取代律师议题,才又开始逐渐受到重视。
儘管如此,LegalTech 的发展仍会持续延烧,预计可能在明年下半年开始,台湾的法律圈会对 LegalTech 所带来的影响会有比较深入的体会。
上一篇:
为什幺台湾留不住人才?在台湾是怪胎,在美国却被 NASA 抢
下一篇:
为什幺台积电3奈米厂是台湾的航空母舰?